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丨与船为伴 兢业奉献——记“淞航”号首任船长刘志良

发布者:杨影发布时间:2024-03-25浏览次数:10

刘志良,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船长,保障和直属部门第六党支部副书记。作为“淞航”号的首任船长,自2015年5月起,他并带头坚守奋斗在“淞航”号远洋科考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求回报,用实际行动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 

一、远洋科考,不负使命

 “淞航”号是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作为“淞航”号的首任船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带头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兢兢业业,从无懈怠。自2017年“淞航”号交付使用以来,他带领全体船员,圆满完成15个远洋科考航次,航行区域涵盖了南海、东海、西北太平洋海域,航行总里程85000余海里,期间遭遇过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战胜过9级风暴和4-5米的大浪;在执行远洋科考任务中得知父亲病逝的消息,忍着悲痛,带领船员出色完成了远洋科考任务,而他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看到;在困难面前,他从不退缩,以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扎实的专业基础,不辱使命,带领船员,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在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状态下,他仍带领全体船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各项备航任务。6月8日“淞航”号启航赴西北太开展农业部重大科考项目-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调查科考航次任务,为我校的复工复产率先吹响号角,圆满完成了为期110天、共涉及126个站点的科考航次任务,捕获了金枪鱼、蓝枪鱼、剑鱼、矛尾翻车鲀等鱼类,为新渔场的开发提供第一手材料,超额完成了科考方案所设定的任务目标。

 2023年3-5月,他带领全体船员执行了“淞航”号历史上第一个远洋深海地质调查科考航次任务,也是我校第一个军民融合项目。该项目任务重、标准高,万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科考团队不畏艰难、并肩作战、勇往直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针对科考任务的实际需求,他带领团队创新设计研发了大口径重力柱样器和于收放的滑轨和滑车系统,并成功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团队在平均水深6000米的海底取得了珍贵的铁锰结核样品,有望使我校海洋学科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为提高调查科考效率,他带领团队完成船上新配置的框架一体化万米纤维缆地质绞车系统进行了近6个项目的技术改进和更新,使得任务执行效率大大提高,竟比原计划超额完成20个站点,提前6天完成,为学校节省了近120万元的科研经费。

刘志良同志认真检查船舶每一块钢板

二、潜心钻研,献策献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自工作以来,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在保证本职工作的高效优质完成的情况下,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取得了“一级船长”证书。他还自学了大量与船舶相关的专业知识,参与了“淞航”号舾装工程的监造、船舶设备调试及码头验收、船舶渔捞部分设计的优化等工作,并就施工或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必要时会同船厂设计人员协调解决。为使“淞航”号能尽快地投入使用,他放弃暑期休息,随叫随到,奉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不断丰富着工作经验,不断夯实专业技能,为“淞航”号的建造、运行保驾护航。

 “淞航”号交付使用后,刘志良同志作为参与“淞航”号的建造者,凭借对“淞航”号的熟悉与热爱,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新人新船的磨合。他主动承担起培训重担,对新船员进行传、帮、带的方式进行技能培训。在他的带领下,新人们很快上手了,他为“淞航”号的安全、高效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志良同志进行工作指导 

三、悉心育人,致力科普

  除了承担远洋科考的任务外,“淞航”号肩负的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服务人才培养。无论是远洋科考航次中的研究生还是远洋实习航次中的本科生,以刘志良为首的“淞航”号团队在生活上都给予了他们贴心的照顾。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尽快适应海上生活,他安排船员和同学们生活结对,保障同学们生活无忧。同时,他还带领着船员和实验员就船舶的安全、航行驾驶、科考设备操作等对学生们进行悉心指导,使得同学们能够很快融入海上航行的生活,并顺利完成学习、实验、科考任务。他的全心服务和事无巨细的悉心安排,使得同学们收获颇丰,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同学们都表示远洋出海航海实习不仅学习了航海驾驶和渔业生产实操,将专业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到实践操作,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海洋对专业的认识,感受到了海洋强国的力量。

刘志良同志进行参观讲解

  此外,自“淞航”号建成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热烈关注。截止到现在,“淞航”号团队接待了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共计15000余人次的参观,接待人员涉及省部级领导、兄弟院校、国际友人、社会团体、中小学生、留学生、世界各地校友、全校师生等。每次的参观接待,刘志良同志都亲力亲为、精心组织,合理设计参观线路,悉心讲解“淞航”号的历史、船体结构等,为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拓展海洋科普的多样性、趣味性。